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 >生态经济学-2020春夏

1、上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的()。

A、淡水危机
B、石油危机
C、经济危机
D、核危机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

A、《21世纪议程》
B、《增长的极限》
C、《里约宣言》
D、《人类环境宣言》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深藏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与对立,包括()。

A、公民与公民之间
B、当代与后代之间
C、地区与地区之间
D、国家与国家之间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在于?( )

A、人类传统文明的危机
B、人类传统生产力的危机
C、人类传统价值观的危机
D、人类传统文化的危机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这份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三个观点()。

A、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B、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
C、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
D、必须全球共同行动应对资源危机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绿色经济强调()之间的关系,推进了相关政策法规、市场规律与体制机制的系统化。

A、降低生态稀缺性
B、降低环境风险
C、提高社会公平
D、提高人类福利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7、《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新议程范围广泛且雄心勃勃,涉及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层面()。

A、环境
B、人口
C、社会
D、经济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8、生产活动的双重效应必然导致生态危机。()

A、错
B、对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9、理论上讲,生产活动的正负两种效应表现为负熵和熵增。如果二者的总和是负熵即熵减,那么生产活动的作用在总体上就不再是建设性的而成为破坏性的。()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0、文化的兴衰都和它们所在地区的森林数量、质量和植被的分布、消长有关。()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