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 >明清古家具鉴赏

1、榫卯,即两个木构件所采用的凹凸结合,这种结构最早发现于7000多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原始先民居住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板条角接合指牙条与牙头的接合,由三根板条合成的“圈口牙子”,四根板条合成的“劵口牙子”。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夹头榫的优点是:加大了案腿上端与案面的接触面,增强了刚性结点,使案面和案腿的角度不易变动;同时又能把案面的承重均匀地分布传递到四足上来。

A、错
B、对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走马销的构造是:榫头下头小、上头大,榫眼的开口半边小、半边大。

A、错
B、对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顺“性”而为指的是在顺应木材物理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榫卯结构的设计与制作。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合理“治”性指的是运用同一卯榫的重叠、交叉或不同卯榫的穿插组合科学地梳理和规制卯榫自身的干缩湿胀变化。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7、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即柱高为1000mm,收分为10mm,明式椅、凳家具的收分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比例来的。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8、桌案面心或柜门、柜帮等多用薄板拼合,其厚度一般不到( )。

A、3cm
B、2cm
C、20cm
D、25cm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9、一般情况下,榫头要留一线,卯眼要吃半线。这里所说的一线的现在尺寸大小约为( )。

A、1cm
B、1寸
C、1mm
D、0.1mm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0、“揣揣榫”若两手相揣入袖而得名,多用在( )的结构中。

A、圈口
B、搭脑
C、券口
D、后腿足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