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
A、L-α-氨基酸
B、D-α-氨基酸
C、L-β-氨基A酸
D、D-β-氨基酸
E、L、D-α-氨基酸
A、丙氨酸
B、亮氨酸
C、赖氨酸
D、谷氨酸
E、苏氨酸
A、半胱氨酸
B、脯氨酸
C、丝氨酸
D、蛋氨酸
E、瓜氨酸
A、盐键
B、二硫键
C、疏水键
D、氢键
E、肽键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E、侧链结构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由次级键维持
D、亲水基团大多聚集在分子的表面
E、决定盘绕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A、α-螺旋是二级结构的常见形式
B、多肽链的盘绕方式是右手螺旋
C、每3.6个氨基酸残基盘绕一圈
D、其稳定性靠相邻的肽键平面间形成的氢键
E、影响螺旋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侧链的结构与性质
A、分子中一定含有辅基
B、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进一步折叠盘饶而成
C、其中每条多肽链都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其稳定性依赖肽键的维系
E、靠亚基的聚合和解聚改变生物学活性
A、分子中氢键
B、分子中盐键
C、分子内部疏水键
D、氨基酸的组成及顺序
E、氨基酸残基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