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 >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

1、1.关于气道内异物阻塞时的表现及处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能够用力咳嗽,咳嗽时可能有哮鸣音,但梗阻持续,异物不能排除,必须现场先施救,直至医务人员到达
B、能够用力咳嗽,咳嗽时可能有哮鸣音,有良好气体交换,可现场先施救,然后尽快送医院救治
C、呼吸困难、哭不出声来,嘴唇、指甲、和皮肤出现紫绀,很快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D、呼吸困难、哭不出声来,嘴唇、指甲、和皮肤出现紫绀,很快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必须尽快现场急救,直至医务人员到达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2.关于气道内异物梗阻的急救原则下列哪项不正确:

A、尽快解除呼吸道的阻塞
B、对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C、在发生窒息现场先采取急救措施,勿盲目急着送医院
D、婴儿呼吸道异物阻塞的识别和急救手法与成人相同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3.哪项不是小儿常见呼吸道梗阻的原因:

A、进食时哭闹
B、抓吃花生米、豆类等
C、小型玩具如玻璃球等放入口内
D、边吃饭边听广播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4.下列哪项不是成人气道异物阻塞时的表现:

A、突然发生呛咳、不能说话
B、用拇指和手指抓住自己的颈部
C、头痛、腹痛
D、面色、唇色青紫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5.对于气道内梗阻患者的急救错误的是:

A、在发生窒息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B、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员医务人员进行急救
C、要尽快解除呼吸道的阻塞
D、要对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6.单人施救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和通气比是

A、30:2
B、5:1
C、20:2
D、15:2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7、7. 成人心肺复苏时,双人施救两人( )轮换按压和通气的角色:

A、每2个循环
B、每10个循环
C、每5个循环
D、每8个循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8、8.成年患者胸外按压的推荐深度?

A、至少 2.5 厘米
B、至少 5 厘米
C、至少 7.5 厘米
D、至少 10 厘米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9、9.为各年龄患者进行胸外按压的推荐速率为多少?

A、每分钟按压至少 40 次
B、每分钟按压至少 60 次
C、每分钟按压至少 80 次
D、每分钟按压至少 100 次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0、10.人工呼吸有效的表现:

A、腹部明显隆起
B、胸廓明显隆起
C、通气球囊已充分按压
D、施救者能听到面罩周围有漏气声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1、11.在使用AED进行电击之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AED 建议电击并提示时施救者按电击按钮。
B、需选择能量
C、在分析心律时应让所有人离开病人
D、在按下电击按钮时确保所有人都离开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2、12. 对不满 8 岁的儿童患者使用 AED 时:

A、如果没有儿童型电极片,可以用婴儿型电极片
B、只能用成人型电极片或剂量衰减器
C、如果没有儿童型电极片和儿科剂量衰减器,可以用成人型电极片和成人剂量
D、可以使用成人型电极片,但使用前应该裁去一半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3、13. 电极片放置的位置

A、胸部右上方锁骨正下方,左乳头侧腋下数英寸
B、胸部左右两侧
C、可将两个电极片连在一起
D、两个电极片可以换着用,无所谓左右之分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4、14. 有关AED

A、要选择能量
B、无需选择能量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5、15. 体内安装有起搏器或除颤器的患者能否使用AED?

A、能
B、不能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6、16. 无创呼吸机的使用不适用于:

A、心跳呼吸停止
B、睡眠呼吸暂停
C、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D、有创通气脱机前的过渡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7、17.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时,下列错误的是:

A、出现口咽干燥时,可以间歇喝水缓解,使用湿化器
B、先将面罩连接好呼吸机并打开呼吸机,再固定面罩
C、要防止误吸
D、可间歇松开面罩避免长期压迫同一位置,损伤鼻梁与面部皮肤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8、18.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期间应监测的内容

A、神志
B、呼吸频率
C、心率血压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9、19.人体生理呼吸原理

A、正压通气,即吸气使胸廓扩张产生正压
B、负压通气,即吸气使胸廓扩张产生负压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0、20.呼吸机的原理是

A、正压通气
B、负压通气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