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提出的人才培养标准是( )

A、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B、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C、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公民
D、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时代新人的标准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其中有担当主要是指( )

A、勤奋学习、爱岗敬业的职业担当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
C、不贪不腐、为民服务的职责担当
D、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的家庭担当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鹊。”这句话是说大学生要有( )

A、高强的本领才干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C、崇高的理想信念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近年来,从“彭宇案”掀起的轩然大波,到“扶老被诬伤老,好人败诉赔钱”等事件的一再发生,使历来推崇“助人为乐”的国人遭遇考验。2013年8月1日,《深圳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的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公民救助行为立法的空白。为此,有媒体撰文《“好人法”释放道德正能量》,认为该规定无疑会释放出挺好人、做好人的正能量,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不无益处。法律之所以能释放道德正能量,是因为 ( )

A、法律是道德的归宿
B、法律是道德的来源
C、法律是道德的前提
D、法律是道德的支撑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规定:不但在宪法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而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体制,从源头上确保鲜明的价值导向。这表明( )

A、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B、思想道德可以弥补法律调整的短板
C、思想道德可以代替法律
D、思想道德为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包括( )

A、到二0二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到二0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到二0四五年实现全面依法治国
D、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7、2017年5月3日,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讲话时告诫同学们: “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我们要学习好课业知识,打牢专业基础。要多读好书,从经典中汲取内涵、启思明智,还要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下列哪一个符合这句话的意思( )

A、注重知识储备
B、注重能力培养
C、注重素质养成
D、注重确立理想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8、在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可以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
B、执法和司法对思想道德没有影响
C、思想道德可以弥补法律调整的短板
D、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有助于增强人们信守法律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9、2016年4月14日,山东聊城的于欢不堪忍受母亲和自己被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侮辱,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伤了4人,其中一人死亡。一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一审宣判后,公共舆论在网上掀起了滔天巨浪,几乎是一边倒的从道德上表达了对于欢的同情。 2017年6月23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于欢刺死1人的行为系防卫过当,由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5年。互联网舆论场由此发出一种声音:中国司法,不负江山不负卿。这说明( )

A、只要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就可以决定法院的判决
B、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科学、民主立法,可以让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D、民众的道德诉求与法院的司法活动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0、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这种担当精神体现为( )

A、奉献祖国
B、奉献人民
C、尽心尽力
D、勇于担责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1、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2、大学生刚刚成年,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素质和本领的强弱,不直接影响民族复兴的进程。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3、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4、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被遵守,而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建立在法律是否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基础上。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