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残余应变为2%时对应的应力
B、残余应变为0.2%时对应的应力
C、极限抗拉强度的0.8倍
D、极限抗拉强度的0.85倍
A、屈服强度
B、残余应变
C、冷弯性能
D、延伸率
A、棱柱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B、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C、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D、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A、150mm×150mm ×300mm
B、150mm×150mm ×150mm
C、200mm×200mm ×200mm
D、200mm×200mm ×300mm
A、试验机加载速率
B、水灰比
C、混凝土级配
D、混凝土龄期
E、试件大小、形状
A、是曲线上峰值应力所对应的应变值。
B、一般取值0.002
C、包括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弹性部分越大,延性越好;
D、包括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塑性部分越大、延性越好;
A、混凝土的立方强度≥30N/mm2
B、混凝土的立方强度达30N/mm2的概率不小于95%
C、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30N/mm2
D、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设计值≥30 N/mm2
A、随混凝土应力增加而降低
B、随混凝土应力增加而增加
C、随混凝土弹性模量增加而降低
D、随混凝土弹性系数增加而增加
A、双向受压时的纵向压缩变形比单向受压时少
B、双向受压时的纵向压缩变形比单向受压时多
C、双向受压时的外压力比单向受压时多
D、双向受压时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受约束
A、变形力
B、胶结力
C、摩阻力
D、咬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