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元1046年到公元500年
B、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600年
C、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50年
D、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00年
A、卫风、小雅、大雅
B、信、达、雅
C、赋、比、兴
D、风、雅、颂
A、307篇
B、305篇
C、306篇
D、308篇
A、芦苇
B、荻花
C、荷花
D、蓬蒿
A、对
B、错
A、对
B、错
A、散曲和杂剧
B、爱情剧和公案剧
C、世情剧和水浒剧
D、小令和套数
A、大令和杂剧
B、曲调和歌词
C、小令和套数
D、小令和中调
A、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B、白居易《长恨歌》
C、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曹操《短歌行》
A、白朴
B、马致远
C、郑光祖
D、关汉卿
A、对
B、错
A、对
B、错
A、《牡丹亭》和《西厢记》
B、《大学》和《孟子》
C、《论语》和《孟子》
D、《大学》和《论语》
A、林黛玉
B、薛宝钗
C、王熙凤
D、晴雯
A、《论语》和《孟子》
B、《游园》和《西厢记》
C、《庄子》和《思凡》
D、《牡丹亭》和《西厢记》
A、贾宝玉和林黛玉
B、贾宝玉和妙玉
C、薛宝钗和贾宝玉
D、贾宝玉和史湘云
A、对
B、错
A、雅
B、颂
C、赋
D、风
A、《春秋》
B、《诗》
C、《书》
D、《乐》
A、《周易》
B、《春秋》
C、《楚辞》
D、《诗经》
A、内容不同
B、主题不同
C、音律不同
D、句式不同
A、六月飞雪
B、永无天日
C、血飞白练
D、亢旱三年
A、郑光祖
B、关汉卿
C、白朴
D、马致远
A、舞蹈
B、歌唱
C、说白
D、杂技
A、压抑自己的喜爱,并劝诫他人不读此类“淫词艳曲”。
B、内心深处喜爱且十分熟悉,但不露于神色。
C、从内心深处厌恶,坚决抵制。
D、非常喜爱,表露于神色。
A、都不拘泥于封建礼教的束缚。
B、有共同的价值观,厌恶经世致用之学。
C、有共同的审美情趣,喜爱表露人的自然天性的作品。
D、不追求功名利禄。
A、宝钗以封建淑女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黛玉则不压抑自己的本性。
B、宝钗精于人情世故,处世更为圆滑周全。
C、较之宝钗,黛玉与宝玉在三观上更为契合。
D、宝钗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